因為老爸的隨性一句,京都最後一天的行程上意外地來到了奈良,目的地是:東大寺。

 

以「奈良大佛」而廣為人知的東大寺大佛,是關西旅遊團的必去景點。來到這可以明顯感受「講台語馬ㄟ通」的氣氛,也有不少拿著Lonely Planet的外國人(明明自己也是…) 



東大寺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兩百多年前:西元
733年,那時被稱為「金鍾寺」。到了西元742年,被選為大和國的國分寺,改稱為「金光明寺」。後來在西元745年,篤信佛教的聖武天皇因國家動盪不安、天災人禍不斷,發願造大佛和興建東大寺來祈福。

 


從此,大佛和東大寺幾乎是一體的兩面,共相依存。雖然兩度遭受祝融之難,其中一次也是在源平之爭有記載的「南都燒討」。當時勢力如日中天的平家連寺院也不放在眼裡,放火攻之、火勢趁著風勢把東大寺、興福寺以及大佛殿一同燒毀。雖說平家認為是火攻民宅、火勢一發不可收拾的意外。但因為這個事件,平家和連天皇都頭痛的僧兵之間的仇恨自此種下,導致後來兵敗如山倒的後果;連南都燒討二個月後,平清盛因熱病而逝去也被傳聞認為是火燒寺廟的報應……

 


似乎離題了。東大寺最受人注目的大佛殿,正面寬
57.5m,長50.5m,高度47.1m,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築;在1998年與其它古都奈良的歷史古蹟一並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
 


高約
15米的大佛法相莊嚴,但或許是遊客過多,也或許是自己修為不夠;這裡難以感受在其它寺院寧靜的禪意。

 

大殿一角,一群學生開心的喧鬧著,探頭往人群中央一瞧。一個個小女生正努力鑽過一個柱子底部的小洞。據說鑽過去有祈福的作用,不過為了避免發現卡在中間動彈不得的慘劇,我想我還是放棄好了。

 





出了東大寺,就是今天的重頭戲啦
~~ 來奈良不用怕看不到鹿啦!從大佛殿巴士站下來,一直走到大佛殿前,短短300公尺左右的路上,奈良的招牌--「鹿」可說是夾道歡迎,數量和來來往往的遊客人數差不多呢!

 


因為手提袋裡有小點心,這群貪吃的小鹿很敏銳的查覺了;一路緊緊跟隨,時不時用剛長出的鹿角頂一下,再不管三七三十一的咬住你的衣服不放。幸好這時是長鹿角的季節,被軟軟的鹿茸戳到不會痛,不然回家會有擦傷加瘀青吧!



《老爸變鹿男了…》 


老爸被鹿包夾只是覺得很新鮮,開心的笑不攏嘴。換我提著點心袋拍照時,被群起而攻之的小鹿嚇得尖叫連連,顧不得形象的跳上一旁的椅子上去。



 





回到京都車站,剛好站前有大河劇龍馬傳的宣傳活動,可惜就快要趕不上到機場的關空特急
haruka了,只能匆匆一撇而過。



坐上車,窗外又開始下起雨,為這個在梅雨季的京都行畫下句點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華厳宗大本山 東大寺 公式ホームページ

http://www.todaiji.or.jp/

 

Wikipedia-東大寺http://ja.wikipedia.org/wiki/%E6%9D%B1%E5%A4%A7%E5%AF%BA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errang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